政策力挺“医养团结”
医养团结是近几年逐渐兴起于各地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由于其将现代医疗服务手艺与养老包管模式有用团结,实现了“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包管模式立异,成为市场关注的热门。
医疗机构牵手养老机构建设医养同盟,买通了养老机构与医院之间资源割裂的状态,可以形成双赢甚至多赢的时势:养老机构可以整合医院的医疗资源,提高为老人服务的能力;医院可以树立社会公益形象,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及医疗服务的笼罩面;老有所医和老有所养,可以减轻老人支属及子女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肩负。
图表1:医养团结内在优势
在丹麦、瑞典等国家,由专业照顾护士团队、全科医生及医疗机构配合加入的养老院的医养团结模式已经运营多年,而我国不少地区也在医养团结方面有了一些探索,
由于医养团结的优越性,正成为未来养老的主要模式,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勉励“医养团结”的生长。
“医养团结”是养老工业未来的偏向
从服务内容上看,养老机构远未能知足晚年人的医疗需求,养老与医疗相疏散是海内机构的一大痛点。我国大大都养老机构为晚年人提供的服务基本为生涯照料性服务,能够提供专业性医疗照顾护士的养老机构较量少。
而凭证中国消耗者协会的相关视察,晚年人在选择专业养老机构时思量的主要因素是“医护条件较好”,这充分反应了潜在主顾对医疗服务的重大需求。
前瞻工业研究院宣布的《2017-2022年中国康复医疗行业生长远景与投资展望剖析报告》剖析以为,未来养老服务机构的主流将是以“医养团结”为运作模式的机构,通过养老机构与医院举行合作,实现医院的医疗资源与养老工业的对接。 就现真相形而言,海内大都三甲医院由于超量的诊疗人次预计很难有资源和养老工业对接,因此下层的二级医院的未来逐渐生长壮大的民营医院有望在“医养团结”上有所作为。
财务部天下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的数据也反应了医养团结的火爆,近年来医养团结PPP项目越来越多,2016年共有34个医养团结项目,占所有养老PPP项目的比重为32.7%,2017年1-8月这一比例进一步上升至42%。
图表3:2014-2017年医养团结PPP项目数目及占养老PPP项目的比例(单位:个,%)